找到相关内容88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吕澄是谁?——汉语佛学最严重的遗忘

    佛学研究,不唯功力深厚,而且所涉及的领域也至为广博。从他的著作来分类,他在佛书版本及辨伪、印度原典的研究与移译、因明与声明、戒律、西藏佛教、印度佛教、中国佛教等方面无不委曲通晓,取得了卓越的成绩。如果...

    李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94155910.html
  • 吕澄对佛学研究人才的培养

    兴趣。从此以后,他成为金陵刻经处的常客,听经之余,还在刻经处购买了许多佛书,自己阅读,而且越读越有兴趣。当时,杨仁山老居士的弟子欧阳竟无居士在刻经处主持编校工作,吕澄在听经和购买佛书时,与之相识,两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94755914.html
  •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(5)

    民间低收入户,金门劳军以鼓舞士气,启建仁王法会以护国安民,成立大专奖学金,诱掖智识青年学佛,空中布教,翻印浅显佛书,普向社会介绍佛法真理,使迷信妖鬼邪神之民间崇拜,一转而为而信佛徒,于不良风俗之改善,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4955950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1)

    涉足于外典。而深入虎穴之后,儒士才发现了新大陆,即儒家经典中不曾有的新思想。“泰伯(李觏)先尝著《潜书》,又广《潜书》,力于排佛。嵩明教(契嵩禅师)携所著《辅教论》谒之,辩明,泰伯方留意佛书,乃怅然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5056018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2)

    酢答曰:“佛书所说,世儒亦未深考,往年尝见伊川云:‘吾之所攻者,迹也。’然迹安所从出哉!此事须亲到此地,方能辨其同异。前辈往往不曾看佛书,故诋此如此,而其所以破佛者,乃佛书正不以为然者也。”[23]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5256019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7)

    通俗,很容易为民众所接受。如敦煌写本《佛书》一则:“经云:‘此身危脆,等秋露朝悬。命若浮云,须臾散灭。’故王梵志诗云:‘此身如馆舍,命似寄宿客。客去馆舍空,知是谁家宅?’又云:‘人是无常身。’”(伯...《苏黄看佛书》条曰:“予尝恨欧阳公文章议论,高出千古,而犹未能免俗,惜乎其不看佛书也。”  [118]《苏诗选评笺释》卷二。  [119]纪昀评本《苏文忠公诗集》卷一七,清同治八年韫玉山房刻本。  [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30156024.html
  • 这个世界会好吗:梁漱溟晚年口述(1)

    就是在佛书里头所称为“顺世外道”的——顺着来,世界的“世”,“顺世外道”——佛家认为是个外道,佛家以外很多旁的宗教,也都排斥它,也认为是外道,它是在古印度独一无二的肯定人生的。除它以外,都认为人生是...

    梁漱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5756139.html
  • 夏鲁寺艺术中的汉族艺术因素与元代汉藏艺术交流

    17列的千佛书像,为后绘。此后为第83品《尸毗王本生》,第88品《善财本生》(系后本重绘),第84品《轮导师本生》,第89品《苏夏提婆本生》,第85品《忍辱菩萨本生》,第90品《福力王本生》,第91品《...

    熊文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32556338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1)

    开始就是他),东京大学教授。他在一九三四年,曾收集一九三二年以前欧美关于佛教的文献、著作五千余种,论文万余篇,准备编欧美佛教学文献目录,作为《佛书解说大辞典》的第十卷出版,后来没有实现。今年日人为纪念他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1356397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2)

    起初有康法朗(与道安同时)、竺法雅(道安同学),后来有毘浮、昙相等,创造了“格义”的方法:“以经中事数,拟配外书,为生解之例”。即把佛书的名相同中国书籍内的概念进行比较,把相同的固定下来,以后就作为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1556398.html